我国枸杞种植使用历史较长,但是以深加工形式做大产业附加值的发展时间较短,主要企业包括沃福百瑞、百瑞源和早康枸杞等,分别为产业深入发展做了不同程度的努力,沃福百瑞欲上市,百瑞源转型中高端产品,早康枸杞则转型新零售,当前是枸杞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时期,未来枸杞在各领域深加工应用和销售方式有望进一步发展扩大,行业仍将继续成长。

枸杞企业要充分发挥各主产区独特的产品或产业发展优势,地方政府及行业协会强化合作。规范管理各产区经营主体间的合作诚信,发挥各地枸杞产业资源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多方共赢。同时执行产业生态化发展战略也会成为区域枸杞产业不断发展的必选,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枸杞市场发展模式,成为实施枸杞生态化发展战略的方法之一。


(相关资料图)

枸杞概述

枸杞,是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是商品枸杞子、植物宁夏枸杞、中华枸杞等枸杞属物种的统称。我国现有宁夏枸杞、黑果枸杞、新疆枸杞、截萼枸杞、柱筒枸杞、云南枸杞等品种以及黄果枸杞、北方枸杞、红枝枸杞等变种,但目前只有宁夏枸杞被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录作为药用枸杞,因此分布最为广泛。

枸杞可用来泡酒也可用来做大补汤,国人喜爱食用枸杞的同时,国外枸杞市场也在逐步扩大,枸杞销售企业与种植企业规模愈大。

枸杞的传统运用以干果为主,近些年,枸杞加工产品形式日益丰富,精深加工产品比重不断再提高。枸杞的应用形式有枸杞干果、枸杞粉,枸杞籽油、枸杞浓缩汁、枸杞鲜果粉、速冻枸杞,枸杞保健酒等。

枸杞喜阳光、耐干旱、耐贫脊、耐盐碱,因此,光照时间、积温量、昼夜温差、降水量、灌溉水等是影响枸杞生长的重要因素,其中温差和降水量是决定枸杞果实品质最主要的自然因素。

枸杞产业现状

宁夏是枸杞传统主产区,栽培历史悠久,市场知名度较高,枸杞产业已成为宁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宁夏枸杞已形成了以中宁为核心,清水河流域和贺兰山东麓为两翼的枸杞种植产区,根据过往数据显示,宁夏枸杞种植面积占比我国在38%左右。

宁夏作为我国枸杞种植面积和产量第一的省份,以枸杞干果、果汁、果酒、籽油、芽茶等产品为主的各类销售、加工企业达到400余家,其中规模加工和流通企业超过100家,枸杞加工转化率20%。青海省16家枸杞种植企业获国际有机认证,枸杞种植产业已初具规模。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枸杞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分析:

就我国枸杞进出口情况而言,进口量极少,主要以出口为主。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我国枸杞出口量渐趋稳定,基本在10000-13000吨之间,2021年出口量为12766.7吨,但整体出口金额却下降明显,主要受价格和需求影响,我国枸杞出口均价出现明显下降,2020-2021年受整体全球疫情影响,出口价格小幅度上升。

就我国枸杞出口地分布情况而言,国内香港和台湾地区受传统文化影响,对枸杞需求量较大,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香港和台湾从分别大陆进口枸杞2016.6和1745.9吨,占比我国枸杞出口量达31.1%,此外,美国、马来西亚和德国等地枸杞需求较高,2021年分别从大陆进口1354吨、921.7吨和659.2吨。

中国未来十年人口结构的加速老龄化预计将进一步拉动中国保健品市场的需求。而枸杞产品作为一种能够抗衰老、改善血液循环、护肝明目的产品,其药用保健价值会随着产品的不断推广而逐渐被消费者认可,其在保健品市场的消费也会随着保健品市场规模的不断增长而增长。

枸杞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枸杞加工企业开始注重枸杞的深精加工业务发展,在产品类型、科研创新、营销渠道等方面进行差异化竞争。枸杞深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更高,从产品品质到功能都能够更好的迎合消费需求升级的趋势,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不断拓展枸杞深加工业务的深度和广度,是枸杞加工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提升行业竞争力和利润水平的必然选择。

目前,海西州依托“产业+互联网平台”建成4个枸杞交易市场和柴达木电商绿洲、青藏电商产业园等5个产业园,同时实施“互联网+项目”,推动项目攻坚活动,借助国内外展销会、推介会等形式,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推广柴达木枸杞品牌。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问题的严重,一些有利于人们健康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食品成为了时尚,受到很多人们的喜欢,开发绿色食品已经有了深厚的市场消费基础,而枸杞作为健康绿色医药食品的典型代表,其绿色化发展会成为枸杞在未来发展趋势。

想要了解更多枸杞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枸杞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枸杞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枸杞行业的市场规模、枸杞市场供需求状况、枸杞市场竞争状况和枸杞主要企业经营情况、枸杞市场主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对枸杞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

推荐内容